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在湖泊生物标志物与全球变化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国际地球化学领域重要期刊《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GCA) 在线发表了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吴杰博士(第一作者)的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杨欢副教授、谢树成教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寇强强博士、朱立平研究员,云南师范大学沈才明教授以及云南大学王新欣博士等共同完成。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理解过去的气候变化对于评估当前变暖程度、预测
近日,国际地球化学领域重要期刊《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GCA) 在线发表了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吴杰博士(第一作者)的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杨欢副教授、谢树成教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寇强强博士、朱立平研究员,云南师范大学沈才明教授以及云南大学王新欣博士等共同完成。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理解过去的气候变化对于评估当前变暖程度、预测
近日,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马书瀚同学获得2025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SC)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将前往美国密苏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CSC 奖学金是中国政府为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优秀学生赴海外深造而设立的重要留学资助项目,旨在支持有志于国际学术交流的中国学生/学者,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和平台,促进学术发展和文化交流。 马书瀚同学本科毕业于云南大学地球科学
冬虫夏草是一种寄生蝙蝠蛾幼虫的真菌,是我国的一种特有的名贵中药材。冬天,被寄生的蝙蝠蛾幼虫就会爬至近地表处死亡呈僵虫,即“冬虫”。到了来年夏天,真菌就会迅速向上生长形成棒状子实体,露出地面,形似枯草,即“夏草”。其实,冬虫夏草只是线虫草属真菌中的一种,在自然界,线虫草属真菌不仅可以寄生蝙蝠蛾幼虫,还可以寄生各种各样的昆虫、蜘蛛等节肢动物,产生多样性丰富的“虫草”。而且,现生线虫草属的300多个
石松类植物是一类具有古老起源的植物,其部分种类产生大小两种孢子来繁衍后代。其中,大孢子作为异孢石松类植物的雌性繁殖细胞,可为我们了解这些植物在漫长的地质历史长河中的多样性和演化提供重要线索。然而,在距今约2.47亿至2.37亿年前的华南板块,尚未开展过关于异孢石松类分散大孢子的系统分类学研究,因此,我们对该地质历史时期异孢石松类植物繁盛程度的认识还十分有限。 近日,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冯卓研究员
2025年5月8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了云南大学植被结构功能与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古生物研究院张喜光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世山虫是开腔骨并非寒武纪软体动物”(Shishania is a chancelloriid and not a Cambrian mollusk)。 开腔骨是一类躯体囊状、体表具密集棘刺的奇特动物,仅存在于寒武纪。最早由Walcott在其1920年发表的《海绵
2025年5月8日,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了云南大学植被结构功能与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古生物研究院张喜光团队的研究成果“世山虫是开腔骨并非寒武纪软体动物”。 躯体囊状、体表具密集棘刺的开腔骨是一类寒武纪特有动物。躯体呈辐射对称、结构十分简单,其体内软组织构造从未在化石中发现过。在寒武纪地层中,开腔骨多以散落的骨针或骨针组合的形式出现。在长期野外工作基础上,研究团队采集了多件保存精美的世山
射齿类动物是主要在寒武纪时期出现的一类大型节肢动物,以其独特的附肢和辐射状的口器以及广泛的地理分布而闻名,果钳虾则是一类稀有的奇虾化石,以其形似胡桃夹子的附肢而得名。 近日,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杨显峰老师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rthropod Structure & Development》上发表了题为《Novel information on Caryosyntrips
羽毛侧羽叶(Pterophyllum ptilum Harris 1932)是由著名古植物学家Harris于1932年基于东格陵兰上三叠统瑞替阶的标本正式建立的化石种,该分类单元最初在1926年被Harris暂定为P. kochii。作为晚三叠世标志性的苏铁类植物,羽毛侧羽叶在北欧(东格陵兰)、东欧以及华南等多个古植物地理区均有发现,显示出较广的地理分布范围。然而,我国以往对该物种的研究主要
调剂复试工作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院研究生招生调剂复试工作规范化管理,全力确保调剂复试录取工作公平公正、平稳有序,根据学院实际,制定本工作办法。 一、组织管理 1.成立学院调剂复试选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调剂复试工作的领导和统筹管理,研究生办公室、各系领导负责调剂复试工作的组织实施。 2.成立纪律督查组,负责对调剂复试过程的监督和检查。 3.按照
2025年3月28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古所”)与云南大学科教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南古所所长王军,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赵方臣,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学术院长徐星,云南大学校长马文会、党委副书记吴建德、副厅级领导丁恒道,以及双方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吴建德主持。 徐星讲话。他表示,希望通过科教合作,推动双方在学科平台、人才和项目建设等各方面提升
共有 34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5 页 当前第 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