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莱彻斯特大学David Siveter教授来我实验室做学术报告
2012 年4月27日,英国莱彻斯特大学地质系教授David Siveter应邀为我实验室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做了一场题为“无脊椎动物化石的性别”的学术报告。 有性繁殖在地球上出现时间较晚,最早的有性生殖细胞出现在埃迪卡拉时期,距今约5.8亿年。在此之前,地球上存在的生命基本是以单性繁殖的海洋藻类为主。有性繁殖的生命形态的出现,是促使生命多样性得到增加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在有性繁殖
2012 年4月27日,英国莱彻斯特大学地质系教授David Siveter应邀为我实验室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做了一场题为“无脊椎动物化石的性别”的学术报告。 有性繁殖在地球上出现时间较晚,最早的有性生殖细胞出现在埃迪卡拉时期,距今约5.8亿年。在此之前,地球上存在的生命基本是以单性繁殖的海洋藻类为主。有性繁殖的生命形态的出现,是促使生命多样性得到增加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在有性繁殖
4 月7日,德国约翰顾登堡大学(Johannes Gutenberg University)生理化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physiological chemistry)Werner E G Muller教授来我实验访问。Muller教授是世界著名的海绵动物研究专家,目前正与陈爱林博士研究生合作研究澄江生群中的海绵动物。Muller教 授在访问期间做了《The sponge
青藏高原,被称 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它的隆起不仅使亚洲的气候和主要河流分布及走向发生了重大变化,高原的风化和剥蚀产物进入海洋后,也使大洋海水的成分发 生了明显的改变,进而使全球环境发生了改变。另外,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过程也造成了该区内部气候环境及植物和动物类群在短期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青藏高 原隆起过程中动物类群的演变研究将对认识该区的隆升历史及相应的气候环境变迁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第五届国际古昆虫、节肢动物和琥珀大会(Fossil X3-2010)于2010年8月20日至25日在首都师范大学顺利召开。来自德国、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的180余名国际同行参加了此次盛会。 冯卓博士在会议上公布了关于《二叠纪华夏植物群植物与节肢动物相互作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最近研究,冯卓博士提出在晚古生代华夏植物群中保存了大 量植物与节肢动物的化石证据
共有 34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5 页 当前第 3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