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2014届毕业生顺利通过答辩
2014年5月31日下午,我实验室的2名2011级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毕业论文答辩。答辩会在云南大学科学馆303室举行,参加此次答辩会的有校内外专家及实验室的老师和学生。 答辩会上,2名同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PPT阐述自己的论文观点。随后,专家组老师针对论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由同学现场回答。2名同学的论文均得到了专家组成员的充分肯定,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评委老师也针对论文中的不足给出了宝贵的意见
2014年5月31日下午,我实验室的2名2011级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毕业论文答辩。答辩会在云南大学科学馆303室举行,参加此次答辩会的有校内外专家及实验室的老师和学生。 答辩会上,2名同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PPT阐述自己的论文观点。随后,专家组老师针对论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由同学现场回答。2名同学的论文均得到了专家组成员的充分肯定,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评委老师也针对论文中的不足给出了宝贵的意见
5月2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团一行人参观我重点实验室,并针对澄江生物群做了简单的了解和讨论。 重点实验室会议室的简单会谈 标本馆合影留念
探索早期生命奥秘:崛起的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 记者参观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丛培允给记者们介绍澄江生物群 华商网讯(记者周静)5月26日下午,由云南网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重点网络媒体云南高校采风行活动第一站来到云南大学。20家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对云南大学进行走访,探访云南省古生物研究实验室,对早期生命进行探究。 据了解,2000年以后,云南大学立足于西南地区
玉溪市博物馆馆长一行来访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会议室座谈 玉溪市博物馆是集收藏、陈列、科研及对外宣传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40亩,建筑面积12076平方米,总投资6000多万元。建筑造型新颖独特,文物藏品一万多件,其中珍贵文物上百件。设置七个基本展厅,重点展示寒武纪澄江动物群化石、侏罗纪恐龙化石、李家山出土滇国青铜文物等,体现玉溪的特色文化资源。同时举办丰富的临时性展览,年接待观众
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配备的照相设备:尼康D3X,搭载了一枚有效像素高达 2450万的全画幅CMOS传感器,(感应器尺寸为 35.9mm×24.0mm)。支持ISO100-ISO1600的感光度范围,并可以扩展到ISO50-ISO6400。相机还率先支持了手持摄影和三 脚架摄影两种实时取景功能。D3X装载了世界领先的51点自动对焦系统,同时相机拥有一个可视角为170度92万像素的3.0
Leica M80 结合了大样品观察和细节观察的立体显微镜 模块化和人机工程学设计的徕卡 M80日常立体显微镜具有 ESD防静电专门设计,大视野,增加的调焦景深,便于重复测量,照相或者用于检查诸如电路板,毛发和纤维,以及器官组织或植物组织等。 8:1 的连续变倍系统具有标准 7.5倍到60倍的放大倍率可以提供大样品观察和细节图像观察。 Leica M80
20.5:1的全复校色差连续变倍与最新的合成光学专利技术的完美结合 模块化设计的 Leica M205 C, 是世界上第一台达到连续变倍比 20.5:1 ,并且可以清晰观察 476nm显微结构的立体显微镜。 透射光的底盘方便于大薄片的观察等应用。 通过同步的超高景深和超高分辨率的合成光学技术,徕卡公司为使用者提供了对样品 超极限的观察能力。 这款全复校色差的立体显微镜整合了数码倍率直接读出系统
应 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冯卓博士的邀请,2014年4月,美国史密森研究院Conrad C. Labandeira教授来我实验室进行为期半月的合作访问。并与2014年4月16日做了关于中生代中期动植物相互关系的报告:《Mid- Mesozoic Plant-Insect Interactions》。实验室全体成员参加的报告会,同时也吸引了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研究所、云南大学资环学院
应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冯卓博士的邀请,2014年4月,美国史密森研究院Conrad C. Labandeira教授来我实验室进行为期半月的合作访问。并与2014年4月16日做了关于中生代中期动植物相互关系的报告:《Mid-Mesozoic Plant-Insect Interactions》。实验室全体成员参加的报告会,同时也吸引了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研究所、云南大学资环学院的同行们
4月9日,缅甸访问团在我实验室博士李昱静同学的带领下,参观了我重点实验室澄江化石博物馆。认真听取了关于早期生命演化的知识。以下是剪影: 经典的缅甸长裙 我实验室李昱静博士在旁讲解(正面戴眼镜女士)
共有 34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5 页 当前第 31 页 |